| 地  址: | 
            江苏省海安市李堡工业园区 | 
           
		   
            | 手  机: | 
            13912409166 | 
	       
	
            | 电  话: | 
            0513-88220066 | 
	          
		  
            | 传  真: | 
            0513-88287898  | 
	         
		  
            | 联 系 人: | 
            宋先生 | 
	       
		   
            | 网  址: | 
            www.ntwfsh.com | 
	        
         
		
       
        
 | 
	  
      
        
            | 
          新闻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 
         
       
        
        
          
            
                  
|   | 
为何近期数控折弯机销售量上升  | 
  |  
       为何近期数控折弯机销售量上升,也许是下半年人们对机械行业有了新的认识了,折弯剪板机的操作使用与单一的数控折弯机模具或单一的剪板机一样方便,制造材料却大幅减少;数控折弯机模具换模快,使用非常方便。 
       数控折弯机折弯注意事项有以下这几项: 
       1、数控折弯机下模在调整的时候,处于一种不动状态,其实在工作过程中硬度很大,但是如果要调整的话,触点不对劲会对模具造成很大的损坏。 
        2、在操作过程中,折弯板料要确保平衡,避免单独一端对板料进行压缩,这种不正常的板料折弯对于板料来说是一种损失,而对数控折弯机模具来说也是很大的损坏。
        3、在运行时严禁对机器进行调整。在机器运转的情况下调整模具,对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危险性。
        目前,数控折弯机机床制造技术发展越来越快,需求越来越高,矛盾也就越来越大,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柏林分析认为,“十一五”期间。 
        反观出口,去年全年机床工具出口70.3亿美元,但是其中金属加工机床仅仅出口18.5亿美元,而且大多数是低档产品,高档很少,逆差大幅增加。
        数控系统、功能部件虽然有了长足进步,但是速度不够,短板没有根本解决,数控折弯机造成进口有增无减。说明我国机床制造业的软肋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十一五”的一项重要缺憾,同时也成为“十二五”的重要任务。 
        国产数控系统与进口数控系统的差距不仅体现在系统本身,其配套软件的丰富程度和技术含量也相去甚远。 
        比如,2010年,北京发那科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210%,西门子增长了60%,作为机床行业“十二五”规划的起草单位。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认为,逆差的主要原因除了高档机床产品制造能力不够,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档机床采用进口的系统和部件,成本高,竞争力难以提升。
        再如数控导轨磨床,瓦德里希·科堡与国内同类产品同样使用西门子840D系统,但是软件丰富,支持很多补偿功能,但是我们的机床没有开发出来,软件和全方位的交钥匙工程等收入所占的比例太小。
        2010年,我国全年进口机床工具157.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010年国产数控折弯机国内市场占有率从2009年的70.1%下降到66.7%左右。
        进一步说明国产机床发展的速度没有赶上用户需求的水平和增长速度,也没有赶上竞争对手的发展速度。如叶片铣,国产的机床两三百万元就能买一台。 
        而一台瑞士斯特拉格机床需要1000万元,软件还要1000多万元,才能满足功能需求,技术含量差距大。
        其中金属加工机床(金切、成形,主要是中高档机床)94.2亿元,同比增长59.8%,而国产数控折弯机金属加工机床仅增长35.1%。这说明国产机床的市场占有率下降了,中高档机床市场竞争力也没上去。 
 
 
   |    | 
           
         
       |